路演现场灯光刺眼,握着话筒的手指关节发白。 台下一位观众突然站起身质问:“我们拼命帮你在网上说好话,可你呢? 连问题都不想解决! ”导演张了张嘴美美配资,最终只挤出“对不起”三个字。 话筒传出的尾音带着颤抖,像一根针扎进死寂的会场。
青岛东方影都22号摄影棚曾是他的造梦工厂。 2018年《封神三部曲》开机时,一万平米的空间里摆满商周青铜器复刻品,质子旅少年们穿着铠甲在沙地上练习格斗。
乌尔善每天工作16小时,连续438天盯着监视器,坚信这会是“中国电影工业化里程碑”。
如今这艘耗资30亿的巨轮正在沉没——前两部票房合计38亿,意味着第三部必须狂揽60亿才能填平资本窟窿。 北京文化等资方早已紧急撤资,连他筹备十年的《郑和下西洋》项目也濒临流产。
《封神2》上映第七天美美配资,豆瓣评分从第一部的7.7暴跌至6.0。 社交平台上疯传着两张对比图:一张是Scanline VFX团队(《权游》特效公司)耗时18个月打造的殷郊法相,三头六臂喷着蓝焰;另一张是网友P上的煤气灶,配文“洁厕灵成精”。 魔家四将攻城时卡在城门进退两难的憨傻镜头,被制成表情包病毒式传播。
更致命的崩坏在故事内核。 姬发从第一部弑父的悲情英雄,秒变追着邓婵玉谈恋爱的“西岐恋爱脑”。
杨戬在战场被女妖亲脸的媚俗桥段,让原著粉怒撕电影票。 殷郊的“弑父”主线神秘失踪,封神宇宙沦为“四不像缝合怪”。
选角争议早在2023年就埋下祸根。 当俄罗斯籍娜然饰演的妲己亮相时,网友将其与傅艺伟、温碧霞经典版对比,嘲讽“像AI换脸的网红”。
有人翻出她点赞“花木兰是蒙古族”的争议帖,剧组成员精日言论同时曝光。 全蒙古族主演阵容被批“去汉族化”美美配资,费翔版纣王露胸肌的镜头被调侃“亚瑟王穿越”。
乌尔善试图力挽狂澜。 2025年5月的制片会上,他宣布引入《星际穿越》同款体积捕捉技术重制“九曲黄河阵”。 特效总监却私下抱怨:“补拍预算只够改两场戏,殷郊的煤气灶三头怪顶多换成火焰纹。 ”
主演费翔在微博发起情怀攻势:“《封神》承载着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使命。 ”陈坤工作室则放出元始天尊未曝光权谋片段,试图弥补前作“法力被吸干”的荒诞设定。 乌尔善更在路演中哽咽:“我押上了11年人生,就像用十年青春还债。 ”
观众用数据泼下冷水。 第三方调研显示:62%观众痛批感情线毁坏史诗张力,58%拒绝为“国产特效”标签买单,71%直接宣布“不给第三次机会”。 同期上映的《哪吒2》斩获30亿票房,豆瓣8.6的评分像记响亮耳光。
资本市场的反应更残酷。 《封神2》上映半月时,出品方北京文化股价单日暴跌7%。 院线经理们默默将《封神3》预售海报从C位移到角落。 “春节档场均人次才28人,”上海某影院值班经理撕着排片表苦笑,“观众宁可三刷《热辣滚烫》也不看神仙打架。 ”
青岛海边别墅里,乌尔善翻出2013年的项目计划书。 泛黄的纸页上写着“打造东方《指环王》”,页脚有妻子手写的批注:“房贷已还清,儿子学费存够,放心追梦。 ”如今书架上摆着金鸡奖九项提名证书,玻璃倒影里是催债函的红色印章。
电影学者周黎明在专栏点破症结:“4800万特效费做出塑料法相,揭穿‘烧钱=精品’的谎言。 当希腊式悲剧替代‘天命无常’的东方哲学,所谓文化输出不过是讨好西方的臆想。 ”
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